人工智能来了吗?

其他   2024-06-18 16:53   1043   0  

前段时间看"老高与小茉"的节目,提到了人们对新技术的态度,有两个类型,一个是接受,一个是拒绝。其中提到拒绝态度的人,在一项技术普遍应用之后,会忘记自己之前拒绝的态度,这类人是会进入"败者组"的,那么现在,再问你,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?

其实,也不能指责我们的心态不够开放,程序员的时间也是时间,我们想张开怀抱,拥抱变化,但是天翻地覆怎么拥抱,几年的时间,经历了许多次天翻地覆,怎么拥抱?“量子计算机”、“区块链”、“互联网+”、“元宇宙”、“人工智能”,每个都说是自己是下一次的科技革命,Facebook为了更逼真,还把公司改为Meta,真的是效果拉满。

但是,或多或少有点儿“互联网”视角的技术人员,都能感觉到,其他的成不成,比较难说,但是人工智能是肯定要成的。这个成,落到了“ChatGPT”头上,还是谷歌头上,或者跟之前的搜索引擎类似,国外一套、国内一套,目前不好说,甚至这个成,会是以目前这种对话形式,或是其他形式,也很难判断。但是,“成”会是必然的。

与其他技术不同,比如区块链,关注的是互联网底层的安全逻辑,比如元宇宙,是造了一套线上世界,这些都没有直击人类社会的核心,安全只是互联网的补充,线上世界也只是为了改善体验。但是,人工智能是真的在解决问题,并且是一切问题。

31925_hsun_2267.jpg


在使用过程中,我们可以问一些“挑逗”性的问题,比如“有没有上帝?”“什么是道?”还比如“你知道自己是人工智能吗?”之类的问题,这个时候,我们就能发现,人工智能会一本正经的回答这些问题,当我们让它[1]给出一些真正困惑的问题时,它的回答就更漂亮了,按照要求完成一份代码,迅速给解读一篇复杂的论文,交付一篇有主题、有个性的文章,它的能力边界逐渐扩大。

人工智能的底层,目前是大数据与自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[2],所谓层出不穷的大模型,其实也就是喂给这套算法一些特定数据,比如喂一些医疗的数据,就可以叫医疗大模型,喂一些法律的数据,就可以叫法律大模型。这种个性化的大模型,交互与自学习的能力会比较弱,所以,就我有限的视角,并不是很看好。

我认为目前在发展的人工智能,天然是带着“垄断”属性的[3],强的越强,弱的越弱,随着发展,这套垄断的大神器会走向开放还是封闭,目前并不容易判断。倾向于会越来越开放,即底层的算法、底层的数据,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所有人检索到,然后稳定的为人类服务,毕竟,在人工智能展现出恐怖的实力后,人类可能不能接受它被一家公司控制。如果以后的人工智能是垄断并且开放的,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。

31971_crtp_8832.jpg

尤瓦尔·赫拉利[3]在《未来简史》中说,未来会是智人退场,人工智能主载的世界。如果这是凭空出现的论断,可能还会接受一些质疑,但是,尤瓦尔·赫拉利用洋洋洒洒三部著作推断出这么一个结论,还是很值得信任的,如果到了那一天,我们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吗?

 

[1]等这个“它”变成他、她的时候,可能世界就不一样了。

[2]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,这是个简化的说法。

[3]天才一般的人物,以色列青年历史学家,牛津历史学博士,头衔多就算了,写的简史三部曲《人类简史》、《今日简史》、《未来简史》也是深入浅出,值得一读,更难得的是,他虽然提到了很多挑战读者认知的观点,但是,如果你仔细的去网上查证的话,会发现他给出的结论基本是学术界的共识,或者是几类观点中最靠谱的一种。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